發展歷史
四川省客車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是由原國有企業四川省客車廠改制后組建的民營企業。原四川省客車廠曾是四川省交通廳的直屬企業,是國家在西南定點生產公路客車的骨干企業。
-
該企業由1936年創建的“川西汽車修配廠”、先后更名“四川峨嵋汽車修配廠”、“四川省峨嵋交通機械廠”“四川省客車廠”。
1936年
-
1960年
1960年以前主要從事客車、貨車修理和汽車齒輪、主副軸、方向機總成等配件的制造。
-
1962年由交通部指定開始試制公路客車。
1962年
-
-
70年代末期,為適應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經濟發展和市場要求,四川省交通廳作出了我廠下馬齒輪等配件生產,全面轉產客車制造的戰略調整。
70年代
-
1984年
峨嵋牌em960型特種牽引車承擔了我國第一顆同步衛星運載火箭運載牽引工作,為國防事業作出貢獻。
-
獲得交通部全國公路交通產品展覽會優秀產品金杯獎
1986年首家獲得全國工業產品 生產許可證 (長途客車)證號,即xk18-002-0001。
1985年
-
1987年
1987年由交通部系統的四家客車生產企業完成我國與匈牙利外貿合作的1500輛卻貝爾257型底盤和依卡露斯整車的設計、生產,四川省客車廠為其中之一。
-
八十年代為為交通部系統八家骨干企業之一、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批準的客車生產骨干企業、中國客車出口聯合體成員,曾出口產品到、匈牙利、贊比亞等國。
80年代
-
-
-
-